|
- 墓碑--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(上下) "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之交,在中国大陆发生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饥荒,从1958年至1962年期间,据不完全统计,中国饿死了三千六百万人,因饥饿使得出生率降低,少出生人数估计为四千万上下,饿死人数加上饥饿而少出生人数共计七千多万人,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灾荒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巨灾,也是人类当代史中最为惨痛的空前大悲剧。 究竟这是一场天灾还是由「人祸」所造成的大灾荒呢?官方对此或含糊其词,或有意掩盖,竭力淡化这一历史事实。然而,刘少奇当年曾对毛泽东说过:「饿死这么多人,历史上要写上你我的,人相食,要上书的。」可是,时至今日,在中国内地仍未能见到有一本纪录这一场大灾难的信史问世。 本书作者从事新闻工作数十年,他穷数年之功,跑遍了当年灾难最严重的十几个省份,亲自查阅无数公开或秘藏的档案与记录,访问当事人,反覆查证,以史笔之心与新闻记者的良知,数易其稿,真实地再现了这段惨绝人寰的人间痛史,并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,条分缕析造成这场大饥馑的主因并非天灾,而是在气候正常的年景,在一个没有战争、没有瘟疫的和平发展年代里所发生的惨剧,作者还深刻地指出,这个中国当代史上的大饥荒的成因及结果,也间接引发了另一场浩劫── 文化大革命。 本书篇幅宏大,材料丰富,许多史料乃为首次披露,内容震撼,触目惊心,有令人不忍卒读之概。现在还活着的五十多岁以上的中国人对这场大饥荒应还记忆犹新,这是一本承载了许许多多老百姓的集体记忆之书,亦是为那三千六百多万受难者所立下的纪念「墓碑」之墓志铭。 作者简介: 杨继绳,新华社高级记者,著名学者。 1966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。在新华通讯社任记者、编辑35年。曾任《炎黄春秋》杂志社副社长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五届理事。发表新闻、通讯、评论数以千篇计。出版专著有:《技术商品与技术市场》、《技术贸易学》、《社会奥秘之门》、《邓小平时代》、《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》、《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》、《墓碑》等。 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。作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,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 "
复制代码
墓碑: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 (楊繼繩) (yhd.org).pdf
(3.52 MB, 下载次数: 0)
|
|